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。用好了科技“金钥匙”,可以改变农业生产模样、提振农村面貌、鼓起农民腰包,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翅膀,让乡村全面振兴迈上快车道。
用好科技“金钥匙”,农业生产变模样。曾经,农民“面朝黄土背朝天”,农业生产收成好不好,很大程度上是看天吃饭。当产量更高的种子用于农业生产,农业产量有了很大提高。“杂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,不光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,还助力解决了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。插秧机、植保机等先进农业机械穿梭于田间地头,无人机飞翔在农田上空播撒农药,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很多。卫星导航精量播种、智能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不断应用,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。
用好科技“金钥匙”,农村面貌有改观。当插秧机、植保机、无人机在农村不断出现,当智能温室大棚成为景点,农村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。这一切,源自于中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。十年间,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7个百分点,超过61%;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%;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%以上。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模式,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,也让农村的面貌大为改观。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上快车道,农村摘掉了“落后”的标签。
用好科技“金钥匙”,农民腰包鼓起来。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、生产效率、产量提升了,农民的腰包不断鼓了起来。经党中央批准、国务院批复,自2018年起,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中国农民丰收节,农民脸上纯真的笑容,是农业取得大丰收的最好体现。尽管这些年农资价格有所上涨,但相关单位的补贴很好地平抑了农资上涨带来的影响。近日,又有一则好消息振奋人心: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,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,统筹支持秋收秋种,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。
用好科技“金钥匙”,乡村振兴有未来。当前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,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中。2022年1月,中央网信办、国家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印发《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(2022-2025年)》,对数字乡村发展进行了部署。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、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、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动、乡村网络文化振兴活动、智慧绿色乡村打造行动、公共服务效能提升行动、网络帮扶拓展深化行动,未来,数字乡村发展不断落地,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,无疑将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。
农业稳则大局稳,粮食安则天下安。发展好农业科技,将农业科技应用于实际生产,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得更好,乡村全面振兴的未来将更加美好!